進階/全文搜尋
IP : 216.73.216.141
會員登入
語系選單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切換外文館
全館分類
圖書分類
學科分類
商管‧財經
管理‧領導
廣告‧行銷
傳記
工作‧職場
投資理財
電子商務
溝通‧談判
創業
經濟
會計‧統計
貿易
財務‧金融
企業經營
產業調查報告
多媒體電子書
語言學習
童書
其他
文學‧小說
華文現代文學
中國古典文學
中文文學評論
日本文學
英美文學
世界文學
外國文學評論
大眾讀物
推理/驚悚小說
科幻/奇幻小說
武俠/歷史小說
言情小說
青少年文學
其他
設計‧藝術
工業設計
建築
室內設計
視覺設計
攝影
電影
音樂
表演藝術
美術
工藝
其他
生活
飲食文化
食譜
生活保健
運動
園藝/寵物
旅遊
命理/占卜
兩性
勵志
時尚風潮
收藏
手作/DIY
筆記書
其他休閒娛樂
圖文‧漫畫
漫畫
繪本/插畫
其他
科普
綜合科普
天文、地球科學
數/理/化學
動物/植物/生物
參考書
科學史/傳記
環保
人文
中國/臺灣歷史
世界史
哲學
文化研究
語言學
宗教研究
性別研究
圖書資訊學
其他
社科
考古/人類學
社會學
教育學
傳播學
政治學
法律學
區域研究/地理
軍事
其他
親子‧童書
親子教育
兒童繪本
教材
語言學習
嬰幼兒書
學齡前幼兒
兒童文學
知識類
其他
語言
字典
語言工具書
中文
英文
英文檢定/托福
日文
日文檢定
法文
德文
西班牙文
其他語文
電腦
數位生活
網頁設計
數位攝影
影音多媒體
3D/CAD/CAM
行動裝置開發
資料庫
資訊總論
硬體組裝
網路技術
工具軟體
作業系統
程式語言
影像繪圖排版
文書處理軟體
技能檢定測驗
其他
考用‧參考書
國考用書
留學考試
升大專考試用書
國中基測
小學參考書
其他升學考試
升學考試
其他各類考用書
理工農醫
心理學
生物‧生化科學
農漁畜牧
藥學
中醫
醫學用書
工程技術
其他
學術書
文學院
外語學院
社會科學院
傳播暨藝術學院
理學院
管理學院
法學院
工學院
電機資訊學院
生命科學暨獸醫學院
醫學院
政府出版品
國家內政
國防、外交與國際事務
司法、法律事務
地方、縣市行政與觀光
族群、文化與藝術
財政經濟
交通與建設工程
農業、生態與環保
衛生與醫療
勞工事務與社會福利
綜合行政
向下捲動瀏覽更多
總類
特藏
目錄學;文獻學
圖書資訊學;檔案學
國學
普通類書;普通百科全書
連續性出版品;期刊
普通會社;博物館學
普通論叢
普通叢書
群經
哲學類
哲學總論
思想;學術
中國哲學
東方哲學
西洋哲學
邏輯學
形上學
心理學
美學
倫理學
宗教類
宗教總論
宗教學
佛教
道教
基督教
伊斯蘭教
猶太教
其他宗教
神話
術數;迷信
科學類
科學總論
數學
天文學
物理學
化學
地球科學;地質學
生物科學
植物學
動物學
人類學
應用科學類
應用科學總論
醫藥
家政
農業
工程
礦冶
化學工程
製造
商業:各種營業
商業:經營學
社會科學類
社會科學總論
統計
教育
禮俗
社會學
經濟
財政
政治
法律
軍事
中國史地
史地總論
中國通史
中國斷代史
中國文化史
中國外交史
中國史料
中國地理
中國地方志
中國地理類志
世界史地
世界史地
海洋志
亞洲史地
歐洲史地
美洲史地
非洲史地
大洋洲史地
傳記
文物考古
語言文學類
語言學總論
文學總論
中國文學
中國文學總集
中國文學別集
中國各種文學
東方文學
西洋文學
其他各國文學
新聞學
藝術類
藝術總論
音樂
建築藝術
雕塑
繪畫;書法
攝影;電腦藝術
應用美術
技藝
戲劇
遊藝及休閒活動
向下捲動瀏覽更多
主題書展
本館書架
閱讀專欄
IP:216.73.216.141
切換外文館
最新消息
全館分類
圖書分類
商管‧財經
多媒體電子書
文學‧小說
設計‧藝術
生活
圖文‧漫畫
科普
人文
社科
親子‧童書
語言
電腦
考用‧參考書
理工農醫
學術書
政府出版品
學科分類
總類
哲學類
宗教類
科學類
應用科學類
社會科學類
中國史地
世界史地
語言文學類
藝術類
主題書展
本館書架
閱讀專欄
切換以下語系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登入
首頁
人文
詳目頁
我要寫評分/評論
0
人評分過此書
述說道德經(卷二)
作者
:
林榮澤 (著)
出版社
:
一貫義理編輯苑
出版日期
:
2017
閱讀格式
:
PDF
書籍分類
:
學術書
;
人文
學科分類
:
哲學類
ISBN
:
9789865904739
道德經
研究考訂
QRCODE借書
計次服務
借閱
試閱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天
已收藏
收藏
追蹤
分享
選擇分享方式
購買此書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國立中央大學
*
姓名
:
請輸入姓名
*
身分
:
請選擇
教師
大專院校學生
行政人員
其他
請選擇您的身分別
系所
:
請輸入系所
*
E-mail
: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請輸入Email
電話
: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請輸入電話
*
請輸入驗證碼
:
驗證碼錯誤
更新驗證碼
送出
內容簡介
目錄
《道德經》的經文講解(2)
第廿五章
道是如何運行的
主旨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身中的道如何運行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啟示
第廿六章
道的能量展現
主旨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啟示
第廿七章
善為道者的智慧
主旨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啟示
第廿八章
常德守樸以體道
主旨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啟示
第廿九章
如何以道治天下
主旨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不可執也,執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啟示
第三十章
以德安天下
主旨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啟示
第三十一章
用兵之道
主旨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
言以喪禮處之,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啟示
第三十二章
樸道知止
主旨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啟示
第三十三章
有道之人
主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啟示
第三十四章
道者如何成其大
主旨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萬物恃之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以其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啟示
第三十五章
道化的力量
主旨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
得天下歸心之道
道之出口,淡兮其無味
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啟示
第三十六章
微妙明通之道
主旨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啟示
第三十七章
道化:無為而無不為
主旨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啟示
道德經下部:《德經》
德經
道以德宏
第三十八章
主旨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真德
天德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啟示
第三十九章
人如何能「得道」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
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
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
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數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啟示
第四十章
如何將道用在日常生活
主旨
反者,道之動
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的動用有德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聖經撒種譬喻
聞道生一念清淨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窬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啟示
第四十二章
道的造化過程給我們什麼啟示
主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六十四卦圖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第四十三章
道之用:以柔克剛
主旨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啟示
第四十四章
道之用:知足知止
主旨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啟示
第四十五章
道之用:大巧若拙
主旨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五分硬幣的大智慧
聰明與老實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啟示
第四十六章
道之用:無窮無盡
主旨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啟示
第四十七章
道之用:無為而成
主旨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啟示
第四十八章
主旨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啟示
第四十九章
主旨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聖人之在天下,怵怵焉,為天下渾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啟示
第五十章
章旨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啟示
第五十一章
章旨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蓄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啟示
詳細資訊
國際計量
出版地
:
臺灣
語言
:
繁體中文
DOI
:
10.978.9865904/739
述說道德經(卷二)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看更多
相似主題
推薦閱讀
PDF
0
2021
老子哲學與民主法治
PDF
0
2016
述說道德經(卷一)
PDF
0
2020
述說道德經(卷三)
PDF
0
2014
老子的歲月
PDF
0
2014
《道德經》的柔性領導力
PDF
0
2025
諸子菁華錄 2:道家篇
PDF
0
2025
諸子菁華錄 4:雜家篇、兵家篇
PDF
0
2025
諸子菁華錄 1:儒家篇
PDF
0
2024
原來莊子這樣說
PDF
0
2024
看懂道家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借閱規則
使用教學
常見問題
裝置版本需求
借閱規則
註冊登入
閱讀電子書
檢索邏輯
下載書紐教育版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聯絡我們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