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香港視覺藝術家一九七○ ― 一九八○:新水墨運動後的實驗與挪移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18/04/27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789620757570
              
            
          靳埭強、畢子融、呂振光、江啟明、梁巨廷、蔡仞姿
六位視覺藝術家,六種角度,細看七十年代的香港藝壇。
★ 精彩的香港視覺藝術家訪談錄。
香港藝術家呂壽琨六十年代開啟「新水墨運動」,他認為把西方的藝術發展和科技,結合中國傳統靈性特質及水墨筆法,能創造新的藝術體驗,稱之為「香港藝術」(Hong Kong Art)。這些藝術的創作嘗試,可看為一種存在性的「順適」(Adaptation),是由本地藝術家在舊殖民地統治時期的一種自覺而衍生出來。
透過訪問六位香港視覺藝術家,包括靳埭強、畢子融、呂振光、江啟明、梁巨廷及蔡仞姿,本書探討七十年代以後,「新水墨運動」對香港視覺藝術語言發展的影響,從側面閱讀香港七、八十年代的視覺藝術史。
本書特色:
1. 訪問多位有名的香港藝術家,包括靳埭強、畢子融、呂振光、江啟明、梁巨廷及蔡仞姿。
2. 探討七十年代以後,「新水墨運動」對香港視覺藝術語言發展的影響。
        
    六位視覺藝術家,六種角度,細看七十年代的香港藝壇。
★ 精彩的香港視覺藝術家訪談錄。
香港藝術家呂壽琨六十年代開啟「新水墨運動」,他認為把西方的藝術發展和科技,結合中國傳統靈性特質及水墨筆法,能創造新的藝術體驗,稱之為「香港藝術」(Hong Kong Art)。這些藝術的創作嘗試,可看為一種存在性的「順適」(Adaptation),是由本地藝術家在舊殖民地統治時期的一種自覺而衍生出來。
透過訪問六位香港視覺藝術家,包括靳埭強、畢子融、呂振光、江啟明、梁巨廷及蔡仞姿,本書探討七十年代以後,「新水墨運動」對香港視覺藝術語言發展的影響,從側面閱讀香港七、八十年代的視覺藝術史。
本書特色:
1. 訪問多位有名的香港藝術家,包括靳埭強、畢子融、呂振光、江啟明、梁巨廷及蔡仞姿。
2. 探討七十年代以後,「新水墨運動」對香港視覺藝術語言發展的影響。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