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追尋上帝之所在?:大稻埕禮拜堂立面的福音觀
          大稻埕教會是台灣現存歷史悠久的教會,會址三次遷徙,皆位在人文薈萃的核心地帶,貼近歷史脈動,建築兼具西方與東方元素,成為外觀最具特色的教會之一。
她的前身為大龍峒禮拜堂,由馬偕博士在1875年所建立。清法戰爭時,教堂傾毀,遂遷至枋隙重建。後因空間不敷使用,由「臺灣茶葉之父」李春生長老獻地建堂,於1915年在甘州街獻堂。
今日大稻埕教會的建築立面沿革自馬偕與李春生的設計,本書即在介紹從大稻埕教會建築立面歸納出的福音意涵,期盼讀者認識到教會建築外觀不僅只美麗宏偉,更具有作為展現基督福音器皿的深刻內涵。
 
/作者簡介/
口述者∕張真道 長老
父親希望我人如其名,成為在「真」理上有力「道」的人!
感謝主,讓我在壯世代新浪潮中,能夠跟上「壯遊」腳步,研究馬偕博士、李春生長老所設計建造的大稻埕長老教會,找出隱藏在立面豐碩的福音元素。
經過多年探究,逐一解開福音奧秘之謎,明白聖殿的啟示是上帝的巧作。當「百年古磚」穿透歷史長河,見證大稻埕教會不只是古蹟教堂,真理如洪流巨響,促動一起傳送佳美福音。
現任財團法人台北市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理事。
撰著者∕尹可名 作家
他是個聽故事、寫故事、說故事的福音傳媒人。最喜愛聽、說、想、讀、寫榮神益人的勵志故事、生命見證故事;目前擔任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常務董事、阿瘦藝術文教基金會董事、真愛家庭協會常務理事、台北青年會董事與中華基督教基層宣教訓練促進會理事長等非營利組織志工。
        
    她的前身為大龍峒禮拜堂,由馬偕博士在1875年所建立。清法戰爭時,教堂傾毀,遂遷至枋隙重建。後因空間不敷使用,由「臺灣茶葉之父」李春生長老獻地建堂,於1915年在甘州街獻堂。
今日大稻埕教會的建築立面沿革自馬偕與李春生的設計,本書即在介紹從大稻埕教會建築立面歸納出的福音意涵,期盼讀者認識到教會建築外觀不僅只美麗宏偉,更具有作為展現基督福音器皿的深刻內涵。
/作者簡介/
口述者∕張真道 長老
父親希望我人如其名,成為在「真」理上有力「道」的人!
感謝主,讓我在壯世代新浪潮中,能夠跟上「壯遊」腳步,研究馬偕博士、李春生長老所設計建造的大稻埕長老教會,找出隱藏在立面豐碩的福音元素。
經過多年探究,逐一解開福音奧秘之謎,明白聖殿的啟示是上帝的巧作。當「百年古磚」穿透歷史長河,見證大稻埕教會不只是古蹟教堂,真理如洪流巨響,促動一起傳送佳美福音。
現任財團法人台北市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理事。
撰著者∕尹可名 作家
他是個聽故事、寫故事、說故事的福音傳媒人。最喜愛聽、說、想、讀、寫榮神益人的勵志故事、生命見證故事;目前擔任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常務董事、阿瘦藝術文教基金會董事、真愛家庭協會常務理事、台北青年會董事與中華基督教基層宣教訓練促進會理事長等非營利組織志工。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