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非僧非俗:親鸞大師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5439613
叢集名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國立中央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親鸞大師,日本人,平安朝末期出生於京都,一個因戰爭和大飢荒造成社會動盪不安的混亂時代。因幼年時父母往生,使他深深感到人世的無常,更痛感於一連串的戰爭加諸於人們的痛苦,於是堅定了剃度出家的決心。

親鸞二十年間在比叡山刻苦精進,卻始終探尋不著生命的真諦,二十九歲捨山而下的他,在京都閉關百日,並向救世觀音祈願,尋找出離要道,於閉關第九十五日黎明時,親鸞忽見觀音現身,他知道因緣已到,出關時即前往拜謁法然大師。

在得到法然大師淨土宗的念佛教法,與聽聞阿彌陀佛廣大的誓願之後,他黑暗與不安的心,重新燃起了光明與希望,親鸞終於得到真實的信心,相信阿彌陀佛的本願海一定能救渡所有人獲得幸福,並發願要將阿彌陀佛的本願傳授給每一個人。

由於法然的淨土宗在民間影響巨大,而引起舊宗派的排斥、壓迫,親鸞雖因此遭流放,但他仍信奉淨土念佛法門,他承繼法然的思想,深入農村,與武士、農民接觸,宣揚淨土教義,使日本初期原本屬於貴族的佛教,始明確脫離貴族的權勢而普及於庶民,親鸞的傳教,為缺乏財力造像建寺的貧困者,或無瑕修習佛法的庶民,開闢了一條往生之路。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