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除了語言,別無其餘」--如何透過閱讀新詩,尋找詩歌的真身?
文章針對詩歌文本以文學理論進行細微剖析,作者也是詩人,詩人讀詩,對「作品、讀者、作者」的三面關係,體會至深。文章有其獨有見地,條分縷析中,有助讀者提升新詩的鑑賞力。
收錄香港詩歌協會會長多年華文現代詩的研究剖析。
本書收錄香港詩人秀實的詩歌評論文本,涵蓋中、港、台一共十八篇。論及余光中〈與李白同遊高速公路〉、瘂弦的〈鹽〉、西草的詩集《海灘像停擺的鐘一樣寧靜》、羈魂的近作〈病體五題〉、廖令鵬詩集《蓮續的城》、阿櫻的〈水塔〉等。作者認為詩歌,「除了語言,別無其餘」,指出詩歌語言乃「象徵語」,以「呈現」來進行述說。
        
    文章針對詩歌文本以文學理論進行細微剖析,作者也是詩人,詩人讀詩,對「作品、讀者、作者」的三面關係,體會至深。文章有其獨有見地,條分縷析中,有助讀者提升新詩的鑑賞力。
收錄香港詩歌協會會長多年華文現代詩的研究剖析。
本書收錄香港詩人秀實的詩歌評論文本,涵蓋中、港、台一共十八篇。論及余光中〈與李白同遊高速公路〉、瘂弦的〈鹽〉、西草的詩集《海灘像停擺的鐘一樣寧靜》、羈魂的近作〈病體五題〉、廖令鵬詩集《蓮續的城》、阿櫻的〈水塔〉等。作者認為詩歌,「除了語言,別無其餘」,指出詩歌語言乃「象徵語」,以「呈現」來進行述說。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