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紀念莎士比亞逝世四佰週年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206297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國立中央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莎士比亞(1564 - 1616) 算是世界公認的最偉大作家之一,著有歌劇三十九首及十四行詩154 篇。莎翁十四行詩大概是創作於1590 年至1598 年之間,1609 年在倫敦首次出版。十四行詩(Sonnet),原始字意是小歌謠、小曲詩的意思。於十三世紀起源於義大利,之後傳布到歐洲各國。是一種定型的詩類,中國新文學運動時曾音譯為「商籟」。 全詩由十四句詩句組成,每行十個音節。通常其押韻結構有特別嚴格的限制。一般英國十四行詩, 分為三段,每四行為一段,每段都有一個小主題,再加上類似總結的最後兩句。每段的韻尾是"a-b-a-b, c-d-c-d, e-f-e-f, g-g", 或者"a-b-a-b, b-c-b-c, c-d-c-d, e-e"。很像中文詩裡的五言律詩或七言律詩注重對偶和平仄之韻。中文詩較短,大多只有四句或八句。在韻律上, 只要求偶句押韻,一韻到底,不能換韻。在中文翻譯中,ㄤㄢ,ㄥㄣ,ㄜㄛ等韻母,ㄕㄙ,彳ㄘ,ㄓㄗ等聲母視為同韻;而且在中文翻譯上,每段韻尾上可以是 aabb,cdcd,eeee,ff 或 aaaa,aaaa,bbbb,cc 的變化韻型。莎翁在文字用法及文法上的運用常有創新之舉,除了許多古典用法,還有大量的俚語,世俗用語。所幸,在英文參考文獻上都可以找到注解。莎翁最擅長的手法是在最後兩句話,引出警世之語,或點出双關或矛盾的論述。往往翻譯到最後的兩句話,才警覺到(還須要回溯)前段的翻譯之句,可能有未完備之處。

  為了在莎翁逝世四佰週年紀念,湊上一個自拍之景,就匆匆地發表成冊,也算是紀念自己的勇氣與傻勁,為自己鼓掌拍個手。順便夾帶些自己創作的小圖,紀念 莎士比亞逝世四佰週年。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