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自古以來,中醫就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悲傷肺、驚恐傷腎」的七情與五臟對應理論,而根據中研院王唯工教授的研究,也證實了情緒會與人體的經絡、臟腑共振,產生雙向的影響。換句話說,憤怒、悲傷、恐懼、焦慮、內疚、壓抑、欣喜……這些情緒,會給人帶來心理上的變化,最終令身體遭受情緒的攻擊,引發疾病。  事實上,無論正面情緒還是負面情緒,當人長時間處在某種情緒中無法自拔,就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比如經常沉溺物質或名利追求的人容易心悸、失眠;經常憤怒的人容易有口臭、頭痛;經常想東想西的人容易腹瀉、沒胃口;而悲傷會引發咳嗽、皮膚癢;恐懼會引發不舉、月經不順;壓抑會引發腰痛、肩頸痛……等。  融合中西醫學,並擁有十多年臨床經驗的黃鼎殷醫師在本書中明確表示:「如果營養也照顧了,睡眠也夠,又經常運動,卻總是躲不過慢性病糾纏,或過敏、胃病、心悸、胸悶、消化不良、腰痠背痛……等症狀反覆發作,怎麼治也治不好,追根究柢,就是忽略了『情緒毒』!」,又說「喜、怒、思、憂悲、恐驚」等七情,會藉由經絡傷害「心、肝、脾、肺、腎」等五臟系統,造成不同疾病。雖然經絡按摩等,可以暫時幫助氣血恢復暢通,但如果情緒問題沒有獲得解決,症狀便會反覆發作,久而久之,情緒毒繼續累積的結果,最後就會在身體上演變成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肝硬化……等重大疾病!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