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地緣、能源及中國大陸聯外油氣通路之開發〈南亞與中東〉

出版日期
201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795108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國立中央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環繞中國大陸的陸路能源運輸路徑計含東北、西北與西南三個跨國系統,合稱「泛亞油氣運輸管線」。本書接續研究系列一、二的論述,探討中國佈建西南向聯外石油與天然氣管道的選項與抉擇,析論主軸由國情與宏觀經濟、通路運籌、以及中美兩國及多邊博弈三部份組成,目的在評析「南亞次大陸與中東」—「地緣」與「能源」博弈的可能歸趨。作者從中國的能源運輸發展戰略等多元思考角度出發,解構過去十數年貫穿南亞中東四大能源通路的形成過程。研究發現,南北向的天然氣管道:「土庫曼-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線,具可行性,然而印巴關係不睦、阿富汗政局動盪,是主要障礙。相形之下,中國興建和支援興建的「中緬管道」、「中巴走廊」、與「伊朗-印度」-過境巴基斯坦段三線,陸續成功推出,原因不僅在於北京擁有財力、工程技術、和主場優勢等利基,更重要的是決心。 西南聯外管道建成將局部取代中東至大陸東南沿海省區的傳統海運運量、縮短運距、分散風險,並提高中國的能源與經濟安全,不過中國同時將承受海運沒有的風險,後者包括:違約風險、住民安遷、環保團體抵制,以及運營期的維安工作,和自然災害化解等,都有待思索因應。當然,通路能否建成、走向為何、主要取決於中美角力為核心,兼納印、巴、伊朗等多國為配角的地緣政治博弈。唯可以確定的是:中國的經濟要發展、海外市場要開拓,通路建設,尤其是聯外能源通路建設,是必由之徑,美國無需也無力阻擋,反之,如順應潮流反可從中獲利。從南亞中東互利共榮的角度看,通過強化具商業盈利性的跨國管道建設,銜接中國大西部、阿富汗等內陸區塊與面海國家的能源供銷關係,藉以體現互補性經濟協作,將能化解區域內部矛盾,消減彼此纏鬥不休的「零合困境」。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