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鄭清茂教授長年致力於中外漢學研究,對中日文學關係的闡發尤為貢獻卓著。此外,透過翻譯引介日本古典文學作品與重要漢學研究成果,既擴展臺灣學界視野,同時為後進提供了賡續研究的新展望。
時逢清茂先生八十華誕,「國際漢學研究新趨勢編輯委員會」特邀請鄭公散葉各地的私淑親炙撰文,涉論中國古典漢學與現當代文學、日本文學及西洋理論等研究課題,結集為冊,並敬邀先生同窗林文月教授賜序、莊因教授為封面題字,用申祝賀景仰之意。
本論文集呈現跨領域的學術匯集,除附應鄭清茂教授學貫中西的學術視野與成就外,更試圖體現當代漢學研究必須跨越傳統疆域概念的新趨勢。
涉論中國古典漢學與現當代文學、日本文學及西洋理論等研究課題,為漢學研究重要的論文集。鄭清茂教授長年致力於中外漢學研究,對中日文學關係的闡發尤為貢獻卓著。此外,透過翻譯引介日本古典文學作品與重要漢學研究成果,既擴展臺灣學界視野,同時為後進提供了賡續研究的新展望。
時逢清茂先生八十華誕,「國際漢學研究新趨勢編輯委員會」特邀請鄭公散葉各地的私淑親炙撰文,涉論中國古典漢學與現當代文學、日本文學及西洋理論等研究課題,結集為冊,並敬邀先生同窗林文月教授賜序、莊因教授為封面題字,用申祝賀景仰之意。
本論文集呈現跨領域的學術匯集,除附應鄭清茂教授學貫中西的學術視野與成就外,更試圖體現當代漢學研究必須跨越傳統疆域概念的新趨勢。
        時逢清茂先生八十華誕,「國際漢學研究新趨勢編輯委員會」特邀請鄭公散葉各地的私淑親炙撰文,涉論中國古典漢學與現當代文學、日本文學及西洋理論等研究課題,結集為冊,並敬邀先生同窗林文月教授賜序、莊因教授為封面題字,用申祝賀景仰之意。
本論文集呈現跨領域的學術匯集,除附應鄭清茂教授學貫中西的學術視野與成就外,更試圖體現當代漢學研究必須跨越傳統疆域概念的新趨勢。
涉論中國古典漢學與現當代文學、日本文學及西洋理論等研究課題,為漢學研究重要的論文集。鄭清茂教授長年致力於中外漢學研究,對中日文學關係的闡發尤為貢獻卓著。此外,透過翻譯引介日本古典文學作品與重要漢學研究成果,既擴展臺灣學界視野,同時為後進提供了賡續研究的新展望。
時逢清茂先生八十華誕,「國際漢學研究新趨勢編輯委員會」特邀請鄭公散葉各地的私淑親炙撰文,涉論中國古典漢學與現當代文學、日本文學及西洋理論等研究課題,結集為冊,並敬邀先生同窗林文月教授賜序、莊因教授為封面題字,用申祝賀景仰之意。
本論文集呈現跨領域的學術匯集,除附應鄭清茂教授學貫中西的學術視野與成就外,更試圖體現當代漢學研究必須跨越傳統疆域概念的新趨勢。
              男,1934年生於嘉義縣民雄鄉牛斗山山中村。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後赴美深造,獲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學博士。先後曾任教於日本慶應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麻州大學及國立臺灣大學日文系等。一九九六年返臺,擔任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兼創系主任。二○○五年自東華退休,並獲聘為該校第一位榮譽教授。
  鄭清茂教授專研日本文學,特別是長期被學界忽略的中、日文學關係,允為該研究領域之權威顓家。他提出日本自明治至大正年間作家雖深受西方文學的影響、但思想情感上仍無法完全擺脫東方精神的觀點,可謂擲地有聲之見。主要研究專著為《%#11;#15;$$#12;#12;%%#15;#15;%#1;#29;##8;#8;#29;#29;#8;
#31;#31;#8;#8;!#		!#
#29;#29;
!##11;#15;""#12;#12;#29;#29;#12;#12; !#12;#12;###15;#15; !#15;#15;###1;#1;#2;
#8;#16;#2;#2;#8;#16;#5;#5;#16;#16;#12;#12;#15;#15;#20;#20;#15;#15;#22;#23;#16;#16;#15;#16;#16;#16;#18;#20;#16;#16;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6140/AP.9789860363333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